从88706.blog.163.com迁移来,无奈网易博客的凋零。

行走28:西行(一)黄石公园 前露营

前言

整理这一程的行迹,筛选出尽可能好的照片,多少有些“美化”的倾向?

行程中曾经讨论到关于“真实”的话题。

人生长的过程中必然经历内心委屈的阶段,就如同芽苗破土的时候。一旦自立,便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再拘谨受约束,可以“真实”展现。

问题往往出现在这个时候,不少人常常被“真实”的标签迷惑,以至于放纵而不自知,就好象为求得轻松自在,已经松松垮垮了还觉得很舒服。

敢于真实展现个性,不能不说是一种自信。但真实本身不是目的,有些真实,美;有些真实,丑。什么样的真实才美?要合规矩,合乎道,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那规矩不又成了约束?是。只有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你的随心所欲才是美。

否则,随心地行走坐卧,肆意地吃喝拉撒,虽然真实,貌似潇洒,实则距离美很远,距离正道越来越远。

所以,关键问题是,你追求的真实,其实是欲望的满足。这样的真实显然要不得,不仅要不得,还阻碍你成长出“人”模样。

如此,我只好先“中规中矩”地整理记录。

 

西行(一)黄石公园 前露营

  

 

北京飞西雅图,再飞盐湖城,再坐小飞机约1小时抵达黄石西,算是到了。

正是傍晚时分。

 和导游接上头,吃了晚饭,倒下睡觉。第二天几个人的评价都是,这天的床很软很舒服。

早上醒来很早,忘了今天是几号了,时差好像也不曾存在似的。

西黄石小镇就一条大路,走到头,修一个弧形的护栏,像手指头的形状是终点,前方的远处 是黄石公园的西门了。

安静的早晨,安静的小镇。

干净让人心静,因而更安静。

 

昨天看见的来此才聚会的老爷车

 

早饭后,与两位向导碰头,坐车,进西门,开始我们四天三晚的黄石前露营之旅。

 

第一天

 

黄石公园位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

1803年是美国从拿破仑手中购得西部整个16州的土地约5300万英亩,支付1500万美元,约折合每亩3美分。

然后国家组织探险队,勘察这地上有些什么。1870年的时候一位考察队的陆军中尉猜测黄石公园可能是一座大火山,但直到1960年代,使用美国宇航局为月球拍摄开发的红外高空摄影设备才找到火山口,因为它太大了,直径72公里,计算一下面积:72×72×3.14=16278平方公里。

资料查到整个公园的面积是 8956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整个公园就在一座巨大的火山口里?这两数字好像还值得进一步查证。数字来源于《时尚旅游》2012年1月号。(计算错误:36×36×3.14=4069平方公里,这么看公园面积还是大于火山口的。)

1872年国会通过法案,黄石成为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For the benefit and enjoyment of the people”,这句话还刻在北门上,我们从西门进入,南门出,没能看到。 
要原始的森林和地貌还是挖开地下找值钱的矿,这是个问题。

 

进入西门,车速45迈以下,别太过惊扰这里的野生动物。人与所有野生动物的距离不能少于25米,与熊和狼距离不能少于100米,这是几个值得记住的数字。

树木不算高,甚至有些稀疏。向导说这些大多是新树,1988年的一场大火烧掉一半的黄石公园。坏事?看过一段文字说大火正是自然界自我更新的手段,黄石公园正是因为这场大火,才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上撤销。听起来有点儿蹊跷,查询资料,发现情况是这样的:“美国的黄石公园,因受到大型金矿的开采工程和开发建设的威胁,于1995年的柏林会议上,遗产委员会决定将黄石国家公园列为濒危遗产项目。经过政府部门长达7年的努力,公园内开发建设的影响因素已有很大改观,为此,美国政府在2003年6月30日至7月5日巴黎总部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申请将黄石公园从濒危名录中删除。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后,在大会执行主席的会议引导下,美国政府所提交的删除黄石公园濒危名录的申报才最终获得大会通过。”(https://www.bjww.gov.cn/2004/7-27/3121.html 作者为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
列入濒危遗产名录,本可以申请援助资金,为何要求删除?估计这是个涉及名誉的问题。有些人看重名誉,有些看重金钱,比如拼命戴上贫困县帽子的某些官员。

在黄石河的某处停车,几只鹰在那里,拍照发现“No Card”。补张黄石河的照片吧,鹰?鹰的知识:鹰筑巢在河边的树上,视线开阔,便于捕鱼。

 

到达第一站Norris geyser basin,包装干果,准备开始黄石的第一段徒步旅程。看见路牌,差点儿跌倒。

1.5英里的环线,1英里等于1.6公里,算算。

这是看见的第一处喷泉,艳绿喷泉(Emerald Geyser)。喷泉旁的说明板写道:有颜色的喷泉意味着矿物质的存在。绿色常常是因为泉水吸收了光线中除绿色意外的其他颜色,这一处的颜色更加艳绿是因为硫磺的黄色结合绿色展现出来的。

人走在木板的栈道上,因为地面有的地方很薄,一脚踩下去,会冒出滚烫的热气。(照片从第三天canyon借来)

Steamboat geyser,是目前世界活动的喷射最高的喷泉,90米,喷发时间无法预测,持续时间3-40分种,平时像“蒸气船”一样,有两个口冒着气,发声。曾有喷射高度490米的喷泉,后来由于地壳变化不再喷发。(维基百科)

盆地,到处是活动的喷泉或者喷气孔,发着怪声,像牛呼哧呼哧的出气声。

最早猜测黄石公园一座火山的中尉认为这火山是死的,现在已经知道,这是世界唯一活跃的超级火山,其地下巨大的热点(岩浆室)是这些地热景观的动力源。

这些地热从地表的裂缝中喷射出来,因为地下缝隙结构的不同,形成spring(泉水)和geyser(喷泉)。

盆地旁边一间小屋子里,就用图表的方式对此作了简单介绍,后面在老忠实喷泉的游客中心,会有详细说明。

完成小小的徒步,乘车返回途中遇见这里的主人之一的buffalo(水牛)

向导介绍,现正值野牛的交配季节,大约2个月时间。能看见公牛跟着母牛,发出很大的吼声,展示力量还是驱逐同类?公牛有巨大脊梁,不能翻身,只能这边躺下,站起来再另一边躺下。

在Madison附近的营地(Camp Ground),两位向导开始准备我们的午餐。桌子和条凳都是固定在那里的公园设施。

饭后上车继续,这是著名的棱镜湖旁边一个,名字好像是Midway spring?

Grand Prismatic Spring(棱镜湖),也是一种热泉,叫湖的原因是因为面积大,美国第一,世界第三,大约80×90米。

因为大,所以走在边上的栈道,只能拍到一些局部。

这湖中颜色有六种之多,像用棱镜分解白光为单色光一样,故有此名。

湖中矿物质丰富的水滋养了多种细菌,所以色彩斑斓。 

湖的颜色会因为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夏季橙色和红色,冬季深绿色。湖中央因为高温微生物无法生长,蓝色如正常的水。 

想看看全貌?得上到远处的山坡上。我从维基百科借一张来。上面的几张图片,就是从下图的栈道走过拍摄的。

下面这一种叫做pool(池),地下没有泉水,是从旁边的喷泉流过来的,在这里聚集起来。

留个影 

 

接下来是第三站,最著名的老忠实(Old Faithful)喷泉。约每一个小时一次,40多米高,从不爽约,老忠实了,东北方言?越忠实观众越多捧场,喝彩从来不是靠“技巧”得来,这是自然之道。

人的不诚不信,大概是因为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总能给自己找个站得住脚的理由。自然界的喷泉只是一口气几股水,简单,故而直立。

这不,来了。

位于老忠实泉附近的北美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

酒店内部

然后,绕着栈道,开始一个多小时的转悠,看各种喷泉。

 

喷泉大多采用形似命名,比如下图的城堡喷泉 

与 Crested Pool合个影

正遇上Sawmill Geyser喷发,sawmill 锯木,因为喷发时呼呼哧哧的声音。这又是一种命名法,1871年由Hayden Geological Survey命名。 

我以为眼睛喷泉,看地图知是Spasmodic Geyser,因为喷发很不规律,像是痉挛?或许该叫抽风喷泉? 

心形喷泉,这个用形象取名。   

 

栈道边的树木也是不错的风景,自然就是自然,人最终也应该是人。

哪怕是枯树

 

看了,照片也拍了。如果想要看得通透些,没有“科学”是不行的。好在每个公园的景区都有游客中心,那里有你看不到拍不着的世界,我们称为知识。

黄石公园共有四种类型的“地球动态”?先这么说着,下图是根据游客中心的资料图拼贴而成的

从左到右,依次为间歇泉Geyser,热喷泉Hot Spring,喷气孔Steam Vent,泥浆喷泉Mud pot。

间歇泉和热喷泉的差别只在出口的大小上,被掐着脖子的就容易喷发,这个与人一样。

喷气孔是因为水少,全变成蒸汽,和其他气体一起跑出来。

泥浆喷泉的产生是由于地热作用,微生物将硫化氢气体转化为硫酸,硫酸腐蚀岩石形成。

第三天爬山归来,应我的要求向导带我们去看了看,气味不小。查资料:硫化氢,正常情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浓度低时带恶臭,气味如臭蛋;浓度高时反而没有气味(因为高浓度的硫化氢可以麻痹嗅觉神经)。硫化氢自然界存在于原油、天然气、火山气体和温泉之中,它也可以在细菌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产生。它是一种急性剧毒物质,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

看下图

 

泥浆池不远处的地表植物,活的,还活着。

这样,黄石公园的四种活动地貌就看完了。 

 

这一天傍晚,我们到达露营的地点Bridge Bay,前后左右都是露营人们,据说向导说他们公司的预定是一年前做好的。

在进入西门的游客中心拿到印有中文的介绍,关于“营地”上面说:公园共有12处营地,包括一个休闲车(RV)公园。开放时间和关闭日期见当地报纸。一些营地接受预约;其他营地按照先到先入住的方式登记(这个挺好,总有人临时起念)。预定营地电话307-344-7311.否则请当天提早进入营地。

 

意料之外事情是,向导说打行李箱带上换洗衣服去洗澡。带着疑惑驱车十多分钟抵达浴室,内部一间一间地相互隔离,足够私密,浴池外面是洗衣房,近旁有商超,看来黄石的这个前露营徒步,后勤充分保障,舒适。

以后的几天都是这样,白天游走,晚饭前洗澡,洗衣服充电都在营地近旁的卫生间。除了住帐篷之外,好像与住酒店没什么两样。

看来这一程风景是主题。 

我们的营地就在黄石湖的边上。搭好帐篷,两位向导开始准备晚餐,我们拿上相机穿林而过,看看湖景,为明天早晨踩踩路。

落日余晖

日落后的黄石湖畔

 

向导特别提醒,任何带有香味的东西都放在营地边上的一个铁箱子中锁起来,怕引来喜欢香味的灰熊。一位游客曾经写道,因为一管牙膏引来熊压塌了帐篷。户外的经验是听从领队的建议,故弄玄虚?万一呢?整理个东西辛苦还是被大熊踩一脚舒服?

入账,休息。

 

营地的篝火舞蹈着

 密林间夜空繁星满天

 


第二天

呼噜声震耳,几乎一眼未睡。天蒙蒙亮,立刻起身出帐,湖边清净去。

向导说不着急,我们要在这里住三晚上,可有些景不能等,等则不得,不得则挂念,不如先行了了。后来发现,今天早上过来是对的,后面几天是阴天了。

先瞄准一下

黄石湖是美国最大的山湖,又是密西西比河的发源地。黄石湖长32公里,宽21.5公里,湖水平均深24米,最深处达百米。

 

 

黄石公园的石头含硫量很高,使得黄石湖,黄石河的水看上去非常清晰,但是不能喝,不能游泳。

 湖水确实是清澈见底

湖边的草倒是消纳得了这水,长势良好。你不喜欢的,未必不是别人眼中的宝,丰富生态,所见不同。

 

湖水经由一个缺口流入黄石大峡谷,呼啸而下,形成两道大瀑布。

黄石大峡谷就是我们营地今天徒步的地方,黄石公园的名字由此而来。

黄石大峡谷大约3 8公里长,我们从上瀑布开始,沿着峡谷边向更里处进发。如果不是被挡住,我们走的应该是一个小环线(loop),现在走去只能折返了。

天是阴的,不时地阵雨来袭,只顾着低头走路,像是原始森林的徒步一样。直到亮光闪现,稍作休息的时候,抬头望去,才被眼前的气象震惊了。

峡谷的石壁望去像极了中国的水墨画,偶尔的阳光闪烁,又见色彩斑斓。

向导介绍这是各种不同的矿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路过一个观景点叫做Artist Point ,因为后人推测这是Thomas Moran   的黄石大峡谷的取景处而得名。

 下面这一幅是一个局部的放大片子。

 

下瀑布的水花和彩虹

远处是黄石河,长度约97公里,美国唯一没有大坝的河流。“没有大坝”,看来是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稍稍离开峡谷边缘的密林深处,我们徒步折返的地方。

从营地去往大峡谷的路上,又看见大群的水牛。

草丛间发现的狼粪,打开了向导的话题。这附近有两群狼,大概以山脊为界。其中一群去年换了头领,每个狼群大约10多头狼。黄石公园的狼群曾经灭绝(1926年),后来由于生态保护的需要,主要是麋鹿太多,克林顿政府期间分别引入14只和17只灰狼,现在繁衍到约200只。所以这里也成为“狼迷”管狼的热点地区。

揣测:狼群处于食物链的高端,大约能够起到生态系统控制者的作用。

 

关于黄石大峡谷的了解尚不充分,这里处于火山口,曾经被冰川覆盖,下瀑布下面一段曾有喷泉盆地,问题留给科学家吧。

我们边走边欣赏美景。


这一天的徒步距离比昨天略长,有些上下坡的,对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的人来说,或许有些难度。

最后,再看看美国画家笔下Thomas Moran (1837–1926)  的黄石大峡谷,油画创作时间:From 1893 until 1901 ,后人猜测Artist Point是画家的观景点,所以有了那个名字,再后来的考证发现画家的观察点其实在另一处。   

 


 

 第三天

晨起,给帐篷留个影。

今天的目的地是位于黄石公园东部区域的雪崩峰(Avalanche Peak) ,海拔3180米,不过我们住在2250米的黄石公园内,所以上升高度不多。

穿过一片的原始森林,

 

雪崩峰出现在眼前,那一块白色是未融化的积雪。

两位向导,黄色衣服的是画家,近前的这位是摄影师,作品网站:facebook/jayburlesonphotography.com

山脊上风很大,也有其他徒步者。已经在上脊梁上了,看孩子的样子,你可以晓得徒步的难度系数。

山脊梁上有两三处用石头垒成的避风处,来抵挡远处从黄石湖上吹来的大风。

照片是我们的两位向导之一,用五个月的时间在这家户外公司打工,其他时间作画,用“点”的方式。途中用小卡片机拍摄了很少的几张照片,同行者有人看了,据说都是经典。

他的个人网站:www.christofherbarrproductions.com 

右侧为christ的个人绘画作品

   

我们坐在另一处避风港里吃午餐,黄石公园内随处可见的小松鼠又来拜访。

不管你如何觉得它可爱,喂食是绝对不允许的。有些时候,“分享”是个愚蠢的想法,类似冲动与理智的差别,冲动为自己,理智在道上,所以有“非请不言”的说法。

看着,只是看着它跑来跑去,是种尊重,不仅仅是对松鼠,更是对自然,道法自然的自然。

记不清了,这大概是黄石公园内的第二高峰了。

左顾右盼,山峦叠嶂,阳光下,亮晃晃的,好像也没什么景致让人太长时间地留恋,大家简单午餐后折返下山。

下山的速度还是要快一些,碎石路容易打滑,步子要迈得小些。

森林中,倒下的枯树挡住了路,锯开个口子,路通了,便是了。

连走带玩,大约四个小时。

今天的时间还多,去补上没看过的Mud spring。

 

细节照片见前面。

Mud volcano 附近的树死了不少,主要是因为高温的缘故,硫磺的味道也很大。 

大太阳下,看见很多老外穿着短袖走来走去,问向导关于美国人不怕晒的问题。向导说“偶尔的晒晒可以,但是时间晒长了还是会得皮肤癌的,你看我自己不也穿着长袖。”

返回营地的路上,车流量明显多了。走到一处,向导很高兴让我们下车看熊,说是一只棕熊正在河边吃东西。

我的相机只能拍到这么一个小黑点儿。

不过比起前天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卧在树下的模样,已经清楚多了。

可能是上游的一只野牛意外坠河,成了熊的大餐。我特别和向导证实,不是人工投放的食物。

雨又大了起来,两位向导站在栈道边的树下,很满意的样子。满意的终于让客户看见了熊,不会因为来过一次“观熊点”,这一次便一掠而过,有熊又怎么样。

拍不到熊,拍张黄石湖水,清澈得了的。

  

次日晨,出南门离黄石。

从大提顿国家公园浏览而过,

在杰克逊与两位够专业够成熟的向导告别,开始下一段自驾游。

 

 

 

再见,黄石,也许换个季节再来。

被保护的自然遗产,是没经过聪明贪婪的人类折腾的自然,那里有来自远古的信息。

读得懂读不懂,关系不大,其一,被荒野的美景震动到了,头脑中有了除光怪陆离的大厦豪宅之外的印记;其二,时间之轴被牵扯回久远的古时代。这样人头脑中的时间和空间被极大地拉升了,或许能目光放远一点儿,不鼠目寸光,不坐井观天。

 

下一篇  西行二:犹他国家公园

来源:88706

评论

© 88706的博客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