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8706.blog.163.com迁移来,无奈网易博客的凋零。

阅读185:必有事焉

眼睛会花,坐着会困,时不我待?老了。

眼睛当作玻璃就行,用久了,自然会模糊。坐着,动力不足不活跃时,脑部供血不足,则氧气不足,脑缺氧气状态,昏昏欲睡。躺下了一会儿,就清醒了。


读一段古文,也这么解释起来,就非常好理解了。经典解释经典,会让人觉得有学问。但学问,不是功夫。


以下是《传习录》一段:


夫“必有事焉”只是“集义”,不停地在事情上忙乎就是在“收集义理”,用眼睛观察,用鼻子闻一闻,用舌头舔舔,用手摸摸扣扣掐掐挤挤,用脚踹踹。

“集义”只是致良知。如此这般折腾,你面对的那个物或者事情,其中物的构造原理,事情的流程顺序,也就清楚明白地呈现在你面前了。曾经当年写程序的时候,见到过一句话,最好的读懂程序的办法就是去动手修改它。那不就是这个道理。世事洞明皆学问,当你明白很多事情的学问,好比“部门”法的时候,你那即便不太聪明的脑袋,也会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越多的见识,所见规律的层面越深入,越是很多事情的本质,继续继续深入然后总结而应用广,那个就差不多是“道”了。人老成精,所见甚多之故,即便是被动的看见。如果主动地钻研呢?那就是“修”。


说“集义”则一时末见头脑,说致良知即当下便有实地步可用功。集义,收集到还是好理解,只是做些事情,“义”在何处?好像是隔得远了一些。未见头脑,可以理解为未现头脑,也可以理解为摸不着头脑。头脑见实容易,见虚,需要一定的功夫,所谓抽象的能力。致良知,获得真正的知识。这个可以落地。比如你去旅游,看见某个新鲜之物,建筑比如马德里附近的大水渠,你去研究罗马的建筑和那段时间的历史。看见满大街戴着头巾的妇女,你去研究伊斯兰教的约定和在那片土地上的成长轨迹。这个是切实功夫,也是有趣的地方。

故区区专说致良知。区区在下本人也。见《左传·襄公十七年》:“宋国区区,而有诅有祝,祸之本也。

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著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著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著实致良知,则自无忘之病;无一毫意必固我,则自无助之病。故说格、致、诚、正,则不必更说个忘助。孟子说忘助,亦就告子得病处立方。告子强制其心,是助的病痛,故孟子专说助长之害。告子助长,亦是他以义为外,不知就自心上“集义”,在“必有事焉”上用功,是以如此。若时时刻刻就自心上“集义”,则良知之体洞然明白,自然是是非非,纤毫莫遁,又焉“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之弊乎?孟子“集义”、“养气”之说,固大有功于后学,然亦是因病立方,说得大段,不若《大学》格、致、诚、正之功,尤极精一简易,为彻上彻下,万世无弊者也。

评论

© 88706的博客 | Powered by LOFTER